
在周末,中国的通胀数据公布,显示出轻微的意外上行。然而,在这种情况下,这应该被视为积极的——因为尽管世界其他地方都在与过高的通胀作斗争,中国仍然处于通货紧缩的边缘。消费者价格通胀同比意外上升至0.2%,而根据彭博社的调查,预期为下降0.1%。然而,德国商业银行(Commerzbank)外汇分析师沃尔克马尔·鲍尔(Volkmar Baur)指出,0.2%的同比价格上涨更符合其他经济体通常每月的表现。
预计到明年年底,美元/人民币将达到7.0
“因此,中国的通胀结构性地低于其他国家,特别是美国和欧元区。由于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,并且可能会继续下去,这支持了人民币的汇率,因为中国的商品(和服务)与美国和欧洲的同类产品相比变得越来越便宜。因此,从这个角度来看,实际汇率也表明人民币显著被低估,这有利于中国的出口。”
“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预计人民币在未来几个月会强劲升值。毕竟,美元/人民币仍然受到中国人民银行(PBoC)的政治控制,而相对较弱的人民币目前符合中国政府的利益。然而,这为人民币在名义上略微升值铺平了道路(我们预计到明年年底,美元/人民币将达到7.0,低于今天的7.1),而实际汇率不会升值。”
“这意味着出口商品在价格上仍然具有竞争力,同时持有人民币变得更具吸引力,因为其相对于美元在名义上升值。这应该有助于中国政府实现另一个目标:人民币的国际化不断增加。”








